第四章 “忍”的哲學 (2)
關燈
小
中
大
使用,而且要用金鼓來鼓舞士兵的鬥志。把部隊帶到有利的位置,讓敵人處於不利的位置,抓住敵人的漏洞進攻,那是必須的!”
宋襄公喃喃說:“那不是仁義之道,不是仁義之道……”
大夥很不理解,他對沒犯什麽錯誤的滕宣公和鄫子一點也不仁義,為何對傷害過他的楚國人如此仁義?
其實,還是一個面子問題在作怪,與仁義有何關系?
第一,宋襄公一直以來都以齊桓公的繼承人自居,視自己為當然的霸主,沒想到小國不服,大國反而與楚國交好,讓他感覺很難受。綁架滕宣公,殘害鄫子,都是自信心不強的表現,同時也說明,他本質上就是一個殘暴的人。
第二,在盂地會盟上,楚成王將他搞得很沒面子,而且公然破壞國際公約,將他給綁架了,國際社會不但不譴責楚成王,反而紛紛譏笑他不自量力,使得他的自尊心備受打擊,從此將楚成王視為頭號敵人。
第三,他想拾回自尊,重獲信心,唯一的途徑就是打敗楚成王,這是他不接受公孫固的建議,一定要在泓水迎戰楚軍的主要原因。
第四,也是最關鍵的一點,之所以不對楚軍進行半渡而擊,是因為他那受傷的自尊心在膨脹:不但要在軍事上打敗楚成王,而且要在道義上打敗楚成王,讓天下人都看到,即使楚成王在盂地之會上采取如此卑鄙的手段對待他,他卻不肯用不公平的手段來對待楚成王。和楚成王相比,他是多麽堂堂正正的一個人!
以上是對宋襄公的心理分析,大家姑妄聽之。午後書社?
楚成王勞師襲遠救援鄭國,用實際行動讓鄭文公感動了一把。回想起來,當年鄭文公跟著齊桓公混的時候,楚成王曾經派兵攻打鄭國,攻鄭國的聃地,俘虜了守將聃伯,而齊桓公直到兩年後才作出實質性的反應,組織八國聯軍討伐楚國;四年之後,鄭文公在周天子的斡旋下,一度與楚國發生親密接觸,齊桓公因此糾集諸侯,包圍了鄭國的新密,楚成王為了救鄭國,立刻派兵攻打許國,迫使齊桓公放下鄭國前來救援許國。這回宋襄公攻打鄭國,楚國又是迅速作出反應,真刀真槍和宋國人打了一仗,荊楚之人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,委實讓中原人大開眼界。
正是在楚國的支持下,盂地會盟的前一年,鄭國派公子士、大夫洩堵寇帶兵入侵滑國,征罰了其背叛鄭國、臣服於衛國的行為(滑國原為鄭國的附庸)。
在泓水打敗宋國人之後,楚成王應鄭文公的熱情邀請,在鄭國的柯澤接受了鄭國人的慰勞。
為了招待好救命恩人,鄭文公可是花了心思。他派兩位夫人羋(mǐ)氏和姜氏前往柯澤的楚軍大營,代表鄭國犒勞楚軍。羋是楚國的國姓,羋氏則可以肯定是楚成王的親族,也許就是楚成王的妹妹。
楚成王男性荷爾蒙急速飆升,一高興,帶她們參觀了兩樣東西:一是宋國的俘虜,二是戰死的宋國士兵的耳朵。
古人計算戰功,以斬獲的數量為依據。獲就是俘虜,斬則是殺死敵軍的數量。死人不能帶回來,就剪下鼻子或耳朵,裝在鹽筐裏腌著,一方面便於點數,一方面也是為了帶回家去向父老鄉親展示。
當時羋氏、姜氏參觀了楚成王的斬獲,嚇得面色蒼白,半天都說不出話來,差點沒暈倒。
楚成王倒是十分開心,他心裏想:“到底是婦人,這點小事就被嚇壞啦!”身為男人的滿足感油然而生。
左丘明對此不屑地評論道:“非禮也!婦人迎送客人都是足不出戶,即使見兄弟也不能跨過門檻,軍國大事更不應該讓婦人靠近。”
楚成王在柯澤逗留了幾天,又前往新鄭接受鄭文公的招待。鄭文公量鄭國之物力,結楚國之歡心,舉行了盛大的宴會來歡迎楚成王。據記載,這次宴會,僅庭中陳列的物品就多達數百種,食物用了木器皿、竹器皿各四十六個分裝,規格之高,接待天子也不過如此。鄭文公更向楚成王行“九獻”的大禮,大大地滿足了楚成王的虛榮心。
按照周禮,主人向客人敬酒,客人回敬,主人再回敬,視為一“獻”。執行侯、伯爵可以用“七獻”,而招待公爵以上的人物才可以用“九獻”。鄭文公對楚成王用“九獻”,自然也是過度熱情的“非禮”行為。
宴會結束後,鄭文公又派夫人羋氏送楚成王回大營,附帶將自己的兩個女兒也送到楚成王的寢帳中,供他享樂。楚成王欣然接受。
此情此景,令曾在鄭厲公手下當差的鄭國大夫叔詹頗有感觸,他暗中對人說:“楚王恐怕難以壽終正寢了,享受了隆重的大禮,卻以混淆男女之別而告終,無男女之別則無以為禮,他將怎麽死呢?”
這不單單是叔詹一個人的看法。中原諸國知道了這件事,表面上若無其事,背地裏卻暗暗議論,認為楚成王終非霸主之才。
就在楚成王享受鄭國美女的溫柔的時候,宋襄公遭到了更致命的打擊:曾經受他照顧登上君位的齊孝公居然趁火打劫,發動了對宋國的戰爭,包圍了宋國的緡城。
齊孝公對外宣稱,這次出兵是為了討伐四年前宋襄公沒有參與齊地會盟,忘記了齊桓公的恩德!
這個借口實在是有點牽強。一來當年的齊地會盟是由陳穆公倡議的,雖說是為了“修桓公之德”,卻不是由他齊孝公倡議的,宋襄公完全有理由不參加;二來這事已經過去了好幾年,期間還發生了齊、楚、宋三國的鹿上會盟,他齊孝公如果真有意見,則完全沒必要派代表參加鹿上會盟。
事實上,宋襄公雖然假仁假義,但對齊孝公還是相當不錯的。如果沒有宋襄公的大力相助,齊孝公現在恐怕還只是公子昭,不知在哪個角落裏混飯吃呢。
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被楚國人射穿了大腿,已經元氣大傷,現在又受到齊孝公恩將仇報的刺激,不免急怒攻心,於公元前637年夏天一命嗚呼了。
同年秋天,楚成王派大將成得臣率兵攻打陳國,對外宣稱的理由是,陳國與宋國有秘密來往,實際上則是對陳穆公沒有前往楚國朝覲進行懲罰。
成得臣攻陷了陳國的焦、夷兩城,並修築了頓城作為監視陳國的軍事據點。因為其功勳卓著,子文建議楚成王任命成得臣為令尹。大夫呂臣對此有不同意見,子文解釋說:“我這也是為了國家的安寧。像成得臣這樣有大功於國家的人,如果不給予相應的職務作為獎勵,有幾個能夠忍得住不作亂呢?”
不難看出,自齊桓公死後,楚成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實力最強大的君主。他在軍事上縱橫中原,在外交上威逼利誘,大國與之交好,小國對他暗送秋波,可謂南風獵獵,勢不可擋。自楚武王、楚文王年代發軔的楚國霸業,似乎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。
雖然叔詹等人不看好楚成王的霸業,但如果不是那個叫重耳的晉國人適時出現在國際舞臺上,當時天下的霸主恐怕非楚成王莫屬了。
【隱忍是最高深的學問】
晉惠公從秦國被釋放回國之後,按照與秦國的約定,於公元前643年將大子圉派到秦國為質。
大子圉是晉惠公當年躲避驪姬之亂逃到梁國時,與梁國公主梁嬴所生之子。當時梁嬴懷孕,過了十個月還沒有生產。梁國掌管蔔筮的大夫蔔招父為此舉行占蔔,得出的結果是:梁嬴將生一男一女,男的為人臣,女的為人妾。等到孩子出生,男孩便命名為“圉”,字面意義是養馬的官,叫做弼馬溫也未嘗不可。
以堂堂晉國的大子身份而委質於秦,這種日子當然不好過。還好秦穆公是個厚道人,收到大子圉這個人質後,不但將河外土地還給了晉國,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大子圉做老婆,也就是歷史上的懷嬴。
公元前642年,梁國發生內亂,秦國趁勢消滅了梁國,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。
梁國是大子圉的外公家,也是他的出生地。梁國的滅亡多少給大子圉帶來了一定的心理陰影。公元前638年,傳言晉惠公病重,大子圉對懷嬴說:“梁國是我母親之國,秦國猶且將它滅掉,說明你父親根本沒有把我放在眼裏。我在秦國居住多年,在晉國也沒有可以倚仗的大臣。如果現在我父親去世,他們很有可能立其他的公子為君。請你跟我一起逃回晉國,我當上國君,你就是第一夫人。”
懷嬴說:“您是晉國的大子,被送到秦國來當人質,想要回到晉國,也是天經地義的事。但我父親命我侍奉您,就是想要您安心在秦國生活,不要想著回去的事。如果我跟著您跑了,則違抗了父親的命令,所以我不敢跟您走,但也不敢將這件事說給我父親聽。”
保持沈默,也許是身處政治漩渦中的男男女女唯一能保護自己的武器吧。
從某種意義上講,懷嬴的沈默就是對大子圉的支持。他成功地逃脫了秦國人的監視,回到了闊別六年的晉國。
站在他個人的角度,逃回晉國確實是情理之中的事,但站在國家的角度,他作為人質而逃跑,無疑是一件背信棄義的事。秦穆公對晉惠公父子的一再不守信用感到很生氣,後果很嚴重。他終於問了公孫枝一句話:“重耳在哪裏?”
重耳在哪裏?
這個問題有必要追溯到公元前656年,也就是申生自殺、重耳和夷吾分別出逃的那一年。
我們前面說過,重耳在蒲城擺脫了寺人披的追殺,來到了翟國。翟國是狄人建立的國家,和晉國歷來有比較密切的聯系,對於重耳的來訪,翟國給予了熱情的招待。
當時追隨重耳逃亡的有狐突的兩個兒子狐偃和狐毛,還有趙衰、顛頡、魏犨(chōu)、胥臣臼季、賈佗等數十人。這些人在晉國都是頗有名氣的賢能之士,因為仰慕重耳,自願放棄國內的優裕生活,跟隨著他逃亡。
翟國討伐赤狄部落廧(qiáng)咎如,得到其部落首領的兩個女兒叔隗和季隗,回來獻給重耳。
對於流亡在外的人來說,晚上睡覺時有人可以暖被子,當然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。不過重耳並不貪心,他娶了季隗為妻,而將叔隗賞賜給趙衰。季隗為重耳生了伯倏、叔劉兩個兒子;叔隗則為趙衰生了趙盾。這兩樁婚事在歷史上傳為美談,有人甚至將重耳、趙衰的二隗比擬為孫策、周瑜的二喬。
重耳在翟國住了十二年。期間晉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首先是晉獻公死亡,荀息奉公子奚奇為君;不到一個月,裏克、丕鄭父派人刺殺了奚奇,接著又刺殺了接替奚奇的卓子,導致晉國出現權力真空;裏克等人曾經考慮迎接重耳回國為君,但重耳考慮到國內局勢不明朗,而且此時回國有與裏克同謀的嫌疑,因此謝絕了他的好意;在這種情況下,公子夷吾獲得秦國的幫助,成功地回到晉國,成為了晉惠公。但是晉惠公屢次背信棄義,得罪了扶他上臺的秦穆公,秦、晉之間爆發了韓原之戰,秦國大勝,晉惠公也成為了秦國的俘虜,在秦穆公夫人的幫助下才被釋放回國。在這種形勢下,重耳沒有考慮趁虛而入,反而準備離開翟國,前往齊國投奔當時的霸主齊桓公。
當然,重耳之所以離開翟國這個安樂窩,也並非完全自願,而是因為得到了晉惠公準備派寺人披潛伏到翟國刺殺他的情報。
臨走的時候,重耳與季隗依依惜別,而且很通情達理地說:“我這一走,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,請你等我二十五年,如果二十五年還不回來,你就改嫁吧。”
季隗說:“我今年二十五歲了,再等你二十五年,我都行將就木了,還嫁給誰去?你呀,就別假惺惺地裝大方了,放心地去吧,我在這裏等你回來,誰也不嫁。”
重耳等人自翟國出發前往齊國,第一站經過衛國。衛國的國君衛文公對這批峨冠博帶的流浪漢沒什麽好感,甚至沒讓他們進入城內歇息。
從歷史的記錄來看,衛文公還算是個賢君。但賢君不一定會做人,也不一定明白風水輪流轉的道理。看見重耳一夥養得白白胖胖,又聲稱前往齊國尋求政治避難,生性節儉的衛文公打心眼裏感到厭惡。
晉國的公子有什麽了不起?何況是落難的公子。再說了,你既然落難就該有落難的樣子,還帶著幾十號人,前呼後擁的,顯擺個啥?
衛文公顯然不明白,雪中送炭和落井下石之間,也許只是態度上的一點差別,然而引起的後果卻是天差地別。公子小白當上國君的第二年,就發兵把一個叫“譚”的小國家給滅了。為什麽?小白從齊國逃亡出來的時候,經過譚國,“譚不禮焉”。
歷史的教訓,一定要引以為鑒。
其實對於重耳來說,衛國人不讓進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,既然是逃亡,找個鄉村旅店將就著過一夜也好,免得過於招搖。
但他很快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:掌管盤纏的小吏頭須不見了。當狐偃向他匯報這一情況的時候,他感覺自己的頭皮都發麻了,直冒冷汗。
屋漏偏逢連夜雨,這一切,仿佛預示著等了十二年之後,他的前途依然黯淡。
考慮到這一年重耳已經五十五歲,我們實在有理由懷疑,他繼續折騰下去還有沒有意義?
這個疑問,在重耳的心中也一度浮現。他甚至想,回到翟國去,回到季隗的懷抱裏去,安安靜靜度過自己的餘生,難道有什麽不好嗎?
但只要一接觸到狐偃他們那種充滿信任和期待的目光,他就沒辦法把“回去吧”這三個字說出口。
他們已經追隨他過了整整十二年的流亡生活,盼望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風風光光回到晉國去,輔佐他建設一個強大富饒的晉國。
再苦,他也不能辜負他們,至少不能讓他們失去希望。
幾十號人餓著肚子前進,來到一個叫五鹿的地方,人困馬乏,實在走不動了,七歪八倒地坐在田野裏休息。這時侯走過來幾個扛著鋤頭去上工的農民。“老鄉,老鄉!”狐偃有氣無力地叫道,“給咱們弄點吃的吧。”
衛國的民風歷來不淳樸。幾個鄉下人先是驚愕,繼而弄明白這群打扮入時的人原來是在向他們乞討,不由得嬉笑起來。
“給,拿去吃吧。”其中一個農民扔過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。重耳撿起來一看,原來是塊硬泥巴。
重耳一時惱怒,忘記自己是在異國他鄉,拿起手中的拐杖就想沖過去打那個農民。
農民也不是吃素的,立刻將鋤頭握在手裏。
狐偃一看勢頭不對,連忙跪倒在重耳面前,攔住他說:“這是天賜您國土,大吉大利啊!”
重耳楞住了。但他迅速反應過來,扔掉拐杖,恭恭敬敬地向朝他扔泥巴的農夫鞠了個躬,然後回頭撿起那塊硬泥巴,小心翼翼地放到了馬車上。
狐偃以他的智慧,不但鼓舞了士氣,而且及時制止了一場沖突——雖然重耳的手下有魏犨(chōu)等力能擒虎的壯士,但在落迫的境地下即使打了農民一頓,又有什麽意義呢?
一行人打起精神繼續東行。
這天黃昏,他們來到一片樹林。重耳實在是饑困交加,斜靠在一棵大樹上就睡著了。恍惚之間,突然聞到一股久違了的肉味,他不禁連吸了兩下鼻子,沒錯,是肉!他猛地睜開眼睛,只見一個名叫介子推的手下跪在自己的面前,手裏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羹。“哪裏弄來的?”重耳也不客氣,一把接過肉羹,做了一個深呼吸,一口氣喝掉一大半。味道實在太鮮美了,但是吃不出是什麽肉,他也不想知道,只是重覆問了一次:“哪裏弄來的?”
“這個……”介子推猶豫了一下,支吾道,“前面有個小村落,我去乞討來的。”
“嗯,不錯。”重耳把剩下的肉羹都倒進自己胃裏,才又問了一句:“別人吃了沒有?”
“沒有。肉不多,全部都在這裏了。”介子推如實回答。重耳嘆了口氣,說:“苦了大夥了。”
介子推將頭深深地低了下去。
公元前644年秋天,身心疲憊的重耳一行人終於來到了齊國的首都臨淄。
和衛國相比,齊國簡直就是天堂。齊桓公早就聽說過重耳的賢名,舉行了盛大的國宴來招待重耳等人。
在臨淄,重耳品嘗了久違的大餐,洗了久違的熱水澡,聽了久違的音樂,住了久違的賓館,而且……還睡了久違的女人。
齊桓公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重耳。
作為陪嫁品,齊桓公還送給重耳馬車二十乘。潦倒了一個多月的重耳一下子又闊了起來。
臨淄是當時聞名天下的大都會,遠非狄戎之地的翟國可以比擬;齊國公室的女兒歷來以美艷聞名,想必比赤狄部落的季隗更具風情;更重要的是,齊桓公雄霸中原數十年,霸主政治趨於成熟,令重耳和他的追隨者們激動不已,他們幾乎是懷著一種朝聖的心情,好奇地觀察著身邊的所有事物。
但他們沒想到,自己所看到的,正好是齊桓公霸業的落日餘暉。
第二年冬天,齊桓公去世了。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有如一部雜亂無章的電影,他們接二連三地目睹了五子爭位、三貴專權、齊孝公上臺等政局變易,而齊國的霸業也在一夜之間坍塌,南方的楚成王揮鞭北上,大有取而代之之勢。
這些事情在重耳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。當年在衛國落難時產生的疑問,現在又一次跳出來,刺激他的神經。
雄圖霸業,究竟有多大的意義,是否值得他這個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繼續折騰下去?
如果說當年在衛國提出這個問題,是因為生活所迫的話,現在提出這個問題,則是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拷問。
後世的孔老二說,五十而知天命,重耳早就過了知天命的年齡了。但是,天命究竟在哪?
帶著這些疑問,重耳逐漸沈迷在聲色犬馬的生活之中。老婆姜氏為人賢淑,將他照顧得很好。此間樂,不思晉,他在齊國一住就是五年。
現在他不止過了天命之年,而且過了耳順之年了。一個人過了六十歲還在外漂泊,你還能指望他有什麽作為?
但是,重耳不是一個人在外漂泊,自始至終追隨著他的,還有好幾十號人。這些人都是晉國的精英,別人可以不指望重耳有所作為,他們卻不能。
因為他們的身家性命前程,全維系在重耳一人身上了。
以狐偃為首,這夥人在一棵桑樹下密謀,準備挾持重耳啟程回國。沒想到,姜氏的使女此時正好在樹上采摘桑葉,將他們的計劃一字不漏全聽了去。
等他們散去,驚惶的使女連忙跳下樹來,跑到姜氏那裏去告密。這可憐的姑娘顯然不知道政治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。姜氏得到消息,甚至沒有作過多的考慮,便命人把她給殺了。
殺人滅口,是怕讓齊孝公知道這件事,對重耳不利。
晚上睡覺的時候,姜氏突然問重耳:“聽說您想離開齊國?”
重耳說:“從來沒想過這事。”
姜氏笑道:“別蒙我了,有人聽到了你們的計劃。不過您放心,我已經將那個人殺掉了。”
“什麽計劃?”重耳一頭霧水,“我不明白你說什麽啊!”
姜氏在他臉上捏了一把:“還跟我裝蒜。男子漢志在四方,您要走就走吧,我不會拖累您。再說,留戀妻妾,貪圖安逸,對於男人來說也是一種恥辱,我不希望您就這麽碌碌無為地呆在齊國,讓人家看笑話。”
話雖這麽說,眼淚卻流下來了。
重耳不知所措,只能對她說:“沒這回事,沒這回事啊!”
後人王昌齡寫了一首詩:“閨中少婦不知愁,春日凝妝上翠樓。忽見陌頭楊柳色,悔教夫婿覓封侯。”
詩寫得很生動。但我想說的是,如果這位少婦的老公總是呆在家裏,過著平平庸庸的日子,恐怕沒多久,她又要抱怨老公不求上進了。
幾天之後,狐偃等人按計劃來到重耳家裏,請他出去打獵。重耳還沒起床,姜氏走出來接待了狐偃。
狐偃說明來意:“今兒個天氣很好,我等想邀請主人去郊外打獵,請夫人通報一聲。”
姜氏說,“您就別在我面前玩什麽花樣了,我知道你們的計劃。”
狐偃等人面面相覷。
“老實說,我也勸了他一晚上,要他帶你們回國去,無奈他執意不肯。今天晚上,咱們開一個家宴,大夥把他灌醉,再將他帶走吧。”
狐偃等人齊刷刷地跪倒在地上,拜謝姜氏深明大義。姜氏心裏一酸,沒有再說什麽。
第二天上午,重耳從昏昏沈沈中醒來,發現自己的床在搖晃。後來才發現自己原來不是躺在床上,而是睡在一輛正在前進的馬車裏。
“老婆,老婆!”他叫道,嘴裏的酒氣還沒有消散。
沒人搭理他。他掙紮著坐起來,狐偃那張不討人喜歡的臉立刻出現在他面前。
“公子,您醒啦?”狐偃大大咧咧地問。
“這是什麽地方?我怎麽會在這裏?”
“回公子的話,這裏離臨淄已經有一百裏,具體叫什麽地名,我們也不知道。”
“我們這是去哪?”
“回晉國啊!”狐偃大手一揮,故意避重就輕地說。“見鬼,我不回去!”重耳生氣了,宿醉未醒加上路途顛簸,又躺了下去。
“這個不太好辦,齊侯已經知道您不辭而別的事了,您現在就算回去,恐怕也沒有好果子吃。”狐偃一臉無奈地說。重耳氣得彈了起來。
正好魏犨扛著一支長戟經過重耳的馬車,重耳一伸手,搶過魏犨手中的長戟,就朝狐偃刺去。狐偃連忙閃開。趙衰等人一擁而上,死死攔住重耳,當下鬧得不可開交。
“好了,好了。”最後重耳氣喘籲籲地說,“這次回去,如果成不了事,我剝你的皮,吃你的肉!”
“沒問題。”狐偃拍著胸脯說,“我的肉又臊又腥,就怕您到時候不想吃。”
重耳一路西行,先後經過了曹、宋、鄭等國家。
曹共公早就聽說重耳生得奇怪,肋骨連成一片(這消息是怎麽傳出去的,著實令人生疑),於是趁重耳在澡堂子裏洗澡的時候,帶著人前去偷窺。
好奇心人皆有之,但像曹共公這樣,以一國之君的身份屈尊去當狗仔隊的,還真少見。
曹國大夫僖負羈的老婆對僖負羈說:“我觀察了晉國公子重耳的隨從,個個氣宇軒昂,都有相國之才。重耳有他們相助,必定能夠回到晉國為君,而且將成為諸侯之長。到時候他如果要秋後算賬,曹國首當其沖,您何不早作打算呢?”
僖負羈深以為然,派人給重耳等人送去飯食,而且在裝飯食的盒子裏放上了一對上等玉璧。
重耳接受了僖負羈的款待,但是將玉璧退了回去。
在宋國,重耳受到了宋襄公的熱情招待。但此時宋襄公正好遭遇泓水之敗,國力不振。對於重耳來說,宋襄公不是一個有力的後臺。他住了沒幾天,便打算告辭。
臨走時,宋襄公贈給重耳馬車二十乘,以示自己不比齊桓公小氣。
重耳到了鄭國,鄭文公對他不冷不熱。大夫叔詹勸諫道:“我聽說,富貴在天,非人力可以強求。有三件事說明重耳得到老天的眷顧,必成大器,您最好對他熱情周到一點。第一,男女如果同姓為婚,所生的孩子必定夭折,晉國姬姓,重耳的母親大戎狐姬也是姬姓,而他一直活到今天,是很少見的;第二,重耳出逃在外,恰好現在晉國又不安寧,大概是老天想助他一臂之力;第三,跟隨他的那些人,至少有三個是人上人,卻都心甘情願為他效命。晉國和鄭國乃是同族,就算是公室子弟來往,也應該以禮相待,何況是重耳這樣的天命所歸的人物?”
鄭文公聽不進去,他是出了名的墻頭草,誰的實力雄厚,他就投靠誰。對於重耳這種潛力股,他沒有任何興趣。
從鄭國出來,重耳繼續西行,接著來到了當時實力最雄厚的國家——楚國。
楚成王很熱情,用了“九獻”的大禮來迎接重耳。我們不難發現,重耳所到之處,越是大國霸主,越是對他熱情有加;越是小國寡君,越是對他冷若冰霜。所謂富貴寬容,窮酸刻薄,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。
在酒宴上,楚成王開玩笑說:“公子您如果回到晉國,將如何報答我啊?”
重耳恭維道:“金帛美女您都有了,奇珍異寶您也不缺,晉國所擁有的,不過是楚國人看不上的物品,我還真不知道怎麽報答您吶!”
話說到這個份上,也就可以打住了。但是楚成王顯然不僅僅想聽這幾句恭維,而是想聽到更實質性的內容。
當年夷吾為了回國,一揮手便答應給秦國五座城池,你重耳好歹給我楚國打張白條吧?
楚成王不依不饒地問:“話雖如此,我還是想聽聽公子將以什麽報答我。”
重耳被追問得沒辦法,只好說:“如果借重您的英名,能夠回到晉國,以後兩國萬一在中原發生戰事,我將退避三舍。”
古代以三十裏為一舍,退避三舍則是後退三次,累計九十裏。在戰場上能夠這樣做,也是一個天大的面子。
楚成王來了興趣,笑著追問:“退避三舍之後呢?”
重耳正色道:“如果退避三舍仍不能擺脫,那我只好坐上戎車,拿起武器,與大王您周旋了。”這話一語雙關,一方面告訴楚成王,他不會拿國家利益作交換,另一方面是說,您就別再追問了好不好?
此言一出,楚成王不覺楞了一下,楚國眾臣都面露慍色。
宴會之後,楚國大將成得臣立刻找到楚成王,請求殺掉重耳,以除後患。
楚成王不同意:“重耳志向遠大,作風檢樸,溫文爾雅,有禮有節。他手下那些人,都是非凡之士,而且對他忠心耿耿。現在晉國的那位(指晉惠公)刻薄寡恩,國內國外的人都很討厭他,恐怕不能長久。我聽人家說,姬姓諸國,最後衰落的就是晉國,大概就是因為有重耳這個人吧。老天要他興旺,誰又能阻擋?逆天而行,必有大難。”
看來,楚成王多年進出中原,也沾染了中原文化的氣息,講起“德配天命”的大道理來,頭頭是道。
重耳暫時就在楚國居住下來了。但這一次,他沒有呆太久,當遠在雍城的秦穆公問公孫枝“重耳在哪裏”的時候,公孫枝迅速作出了正確的回答:“在楚國。”
秦穆公說:“把他找來。”
【晉文公上位:讓第三方成為政治資本】
公元前637年,重耳在秦國人的前呼後擁下進入了雍城。
重耳的冒險之旅始於翟國,歷經衛國、齊國、曹國、宋國、鄭國,結束於楚國。從楚國到秦國的旅程,談不上任何冒險,楚成王派了陣容強大的衛隊,一直將他送到秦國邊境,交給了正在那裏恭候的秦國大夫公孫枝。
臨別的時候,楚成王對他說:“我本來也想幫助您回國,可是楚國離晉國甚遠,中間還隔著好幾個國家,確實是鞭長莫及,無能為力。秦國與晉國接壤,秦伯又是個厚道人,我就不耽誤您的大事,請您好自為之吧。”
重耳深深地一揖到地,作別了楚成王。
進入秦國,等於踏上了返回晉國的最後一塊跳板,接下來的事情,就是華麗的一跳了。恰在此時,絳都的晉惠公告別了人世,大子圉即位為君,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懷公。
相對於齊桓公、宋襄公、楚成王的熱情招待,秦穆公有過之而無不及,他不顧重耳六十二歲的高齡,一古腦將五位公室的女兒嫁給了重耳,其中包括原大子圉的夫人懷嬴。
對於這一安排,重耳感激之餘,覺得難以接受。畢竟大子圉是自己的侄子,懷贏是自己的侄媳婦,太親了,下不了手。
然而懷嬴又是秦穆公最喜歡的女兒,娶了懷嬴,可以加強與秦國的關系,秦穆公更會全力以赴,幫助重耳回到晉國。
重耳感到相當為難,他不斷對自己人說,搶侄子的老婆,於心何忍?
狐偃和趙衰笑而不答,倒是胥臣季臼用一句話打消了他的疑慮:“您還要搶人家的國家呢,搶人家老婆算得了什麽?”言下之意,您就別假惺惺推辭,開開心心去做那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勾當吧。
胥臣季臼這話說得很流氓,但是很有道理。生於公室之家,婚姻就是政治,哪容得你溫文爾雅呢?
重耳於是接受了秦穆公的好意,不過他心裏面還是有障礙。懷嬴嫁給他的第一天,侍奉他洗漱,重耳的道德感突然湧現,厭惡地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宋襄公喃喃說:“那不是仁義之道,不是仁義之道……”
大夥很不理解,他對沒犯什麽錯誤的滕宣公和鄫子一點也不仁義,為何對傷害過他的楚國人如此仁義?
其實,還是一個面子問題在作怪,與仁義有何關系?
第一,宋襄公一直以來都以齊桓公的繼承人自居,視自己為當然的霸主,沒想到小國不服,大國反而與楚國交好,讓他感覺很難受。綁架滕宣公,殘害鄫子,都是自信心不強的表現,同時也說明,他本質上就是一個殘暴的人。
第二,在盂地會盟上,楚成王將他搞得很沒面子,而且公然破壞國際公約,將他給綁架了,國際社會不但不譴責楚成王,反而紛紛譏笑他不自量力,使得他的自尊心備受打擊,從此將楚成王視為頭號敵人。
第三,他想拾回自尊,重獲信心,唯一的途徑就是打敗楚成王,這是他不接受公孫固的建議,一定要在泓水迎戰楚軍的主要原因。
第四,也是最關鍵的一點,之所以不對楚軍進行半渡而擊,是因為他那受傷的自尊心在膨脹:不但要在軍事上打敗楚成王,而且要在道義上打敗楚成王,讓天下人都看到,即使楚成王在盂地之會上采取如此卑鄙的手段對待他,他卻不肯用不公平的手段來對待楚成王。和楚成王相比,他是多麽堂堂正正的一個人!
以上是對宋襄公的心理分析,大家姑妄聽之。午後書社?
楚成王勞師襲遠救援鄭國,用實際行動讓鄭文公感動了一把。回想起來,當年鄭文公跟著齊桓公混的時候,楚成王曾經派兵攻打鄭國,攻鄭國的聃地,俘虜了守將聃伯,而齊桓公直到兩年後才作出實質性的反應,組織八國聯軍討伐楚國;四年之後,鄭文公在周天子的斡旋下,一度與楚國發生親密接觸,齊桓公因此糾集諸侯,包圍了鄭國的新密,楚成王為了救鄭國,立刻派兵攻打許國,迫使齊桓公放下鄭國前來救援許國。這回宋襄公攻打鄭國,楚國又是迅速作出反應,真刀真槍和宋國人打了一仗,荊楚之人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,委實讓中原人大開眼界。
正是在楚國的支持下,盂地會盟的前一年,鄭國派公子士、大夫洩堵寇帶兵入侵滑國,征罰了其背叛鄭國、臣服於衛國的行為(滑國原為鄭國的附庸)。
在泓水打敗宋國人之後,楚成王應鄭文公的熱情邀請,在鄭國的柯澤接受了鄭國人的慰勞。
為了招待好救命恩人,鄭文公可是花了心思。他派兩位夫人羋(mǐ)氏和姜氏前往柯澤的楚軍大營,代表鄭國犒勞楚軍。羋是楚國的國姓,羋氏則可以肯定是楚成王的親族,也許就是楚成王的妹妹。
楚成王男性荷爾蒙急速飆升,一高興,帶她們參觀了兩樣東西:一是宋國的俘虜,二是戰死的宋國士兵的耳朵。
古人計算戰功,以斬獲的數量為依據。獲就是俘虜,斬則是殺死敵軍的數量。死人不能帶回來,就剪下鼻子或耳朵,裝在鹽筐裏腌著,一方面便於點數,一方面也是為了帶回家去向父老鄉親展示。
當時羋氏、姜氏參觀了楚成王的斬獲,嚇得面色蒼白,半天都說不出話來,差點沒暈倒。
楚成王倒是十分開心,他心裏想:“到底是婦人,這點小事就被嚇壞啦!”身為男人的滿足感油然而生。
左丘明對此不屑地評論道:“非禮也!婦人迎送客人都是足不出戶,即使見兄弟也不能跨過門檻,軍國大事更不應該讓婦人靠近。”
楚成王在柯澤逗留了幾天,又前往新鄭接受鄭文公的招待。鄭文公量鄭國之物力,結楚國之歡心,舉行了盛大的宴會來歡迎楚成王。據記載,這次宴會,僅庭中陳列的物品就多達數百種,食物用了木器皿、竹器皿各四十六個分裝,規格之高,接待天子也不過如此。鄭文公更向楚成王行“九獻”的大禮,大大地滿足了楚成王的虛榮心。
按照周禮,主人向客人敬酒,客人回敬,主人再回敬,視為一“獻”。執行侯、伯爵可以用“七獻”,而招待公爵以上的人物才可以用“九獻”。鄭文公對楚成王用“九獻”,自然也是過度熱情的“非禮”行為。
宴會結束後,鄭文公又派夫人羋氏送楚成王回大營,附帶將自己的兩個女兒也送到楚成王的寢帳中,供他享樂。楚成王欣然接受。
此情此景,令曾在鄭厲公手下當差的鄭國大夫叔詹頗有感觸,他暗中對人說:“楚王恐怕難以壽終正寢了,享受了隆重的大禮,卻以混淆男女之別而告終,無男女之別則無以為禮,他將怎麽死呢?”
這不單單是叔詹一個人的看法。中原諸國知道了這件事,表面上若無其事,背地裏卻暗暗議論,認為楚成王終非霸主之才。
就在楚成王享受鄭國美女的溫柔的時候,宋襄公遭到了更致命的打擊:曾經受他照顧登上君位的齊孝公居然趁火打劫,發動了對宋國的戰爭,包圍了宋國的緡城。
齊孝公對外宣稱,這次出兵是為了討伐四年前宋襄公沒有參與齊地會盟,忘記了齊桓公的恩德!
這個借口實在是有點牽強。一來當年的齊地會盟是由陳穆公倡議的,雖說是為了“修桓公之德”,卻不是由他齊孝公倡議的,宋襄公完全有理由不參加;二來這事已經過去了好幾年,期間還發生了齊、楚、宋三國的鹿上會盟,他齊孝公如果真有意見,則完全沒必要派代表參加鹿上會盟。
事實上,宋襄公雖然假仁假義,但對齊孝公還是相當不錯的。如果沒有宋襄公的大力相助,齊孝公現在恐怕還只是公子昭,不知在哪個角落裏混飯吃呢。
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被楚國人射穿了大腿,已經元氣大傷,現在又受到齊孝公恩將仇報的刺激,不免急怒攻心,於公元前637年夏天一命嗚呼了。
同年秋天,楚成王派大將成得臣率兵攻打陳國,對外宣稱的理由是,陳國與宋國有秘密來往,實際上則是對陳穆公沒有前往楚國朝覲進行懲罰。
成得臣攻陷了陳國的焦、夷兩城,並修築了頓城作為監視陳國的軍事據點。因為其功勳卓著,子文建議楚成王任命成得臣為令尹。大夫呂臣對此有不同意見,子文解釋說:“我這也是為了國家的安寧。像成得臣這樣有大功於國家的人,如果不給予相應的職務作為獎勵,有幾個能夠忍得住不作亂呢?”
不難看出,自齊桓公死後,楚成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實力最強大的君主。他在軍事上縱橫中原,在外交上威逼利誘,大國與之交好,小國對他暗送秋波,可謂南風獵獵,勢不可擋。自楚武王、楚文王年代發軔的楚國霸業,似乎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。
雖然叔詹等人不看好楚成王的霸業,但如果不是那個叫重耳的晉國人適時出現在國際舞臺上,當時天下的霸主恐怕非楚成王莫屬了。
【隱忍是最高深的學問】
晉惠公從秦國被釋放回國之後,按照與秦國的約定,於公元前643年將大子圉派到秦國為質。
大子圉是晉惠公當年躲避驪姬之亂逃到梁國時,與梁國公主梁嬴所生之子。當時梁嬴懷孕,過了十個月還沒有生產。梁國掌管蔔筮的大夫蔔招父為此舉行占蔔,得出的結果是:梁嬴將生一男一女,男的為人臣,女的為人妾。等到孩子出生,男孩便命名為“圉”,字面意義是養馬的官,叫做弼馬溫也未嘗不可。
以堂堂晉國的大子身份而委質於秦,這種日子當然不好過。還好秦穆公是個厚道人,收到大子圉這個人質後,不但將河外土地還給了晉國,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大子圉做老婆,也就是歷史上的懷嬴。
公元前642年,梁國發生內亂,秦國趁勢消滅了梁國,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。
梁國是大子圉的外公家,也是他的出生地。梁國的滅亡多少給大子圉帶來了一定的心理陰影。公元前638年,傳言晉惠公病重,大子圉對懷嬴說:“梁國是我母親之國,秦國猶且將它滅掉,說明你父親根本沒有把我放在眼裏。我在秦國居住多年,在晉國也沒有可以倚仗的大臣。如果現在我父親去世,他們很有可能立其他的公子為君。請你跟我一起逃回晉國,我當上國君,你就是第一夫人。”
懷嬴說:“您是晉國的大子,被送到秦國來當人質,想要回到晉國,也是天經地義的事。但我父親命我侍奉您,就是想要您安心在秦國生活,不要想著回去的事。如果我跟著您跑了,則違抗了父親的命令,所以我不敢跟您走,但也不敢將這件事說給我父親聽。”
保持沈默,也許是身處政治漩渦中的男男女女唯一能保護自己的武器吧。
從某種意義上講,懷嬴的沈默就是對大子圉的支持。他成功地逃脫了秦國人的監視,回到了闊別六年的晉國。
站在他個人的角度,逃回晉國確實是情理之中的事,但站在國家的角度,他作為人質而逃跑,無疑是一件背信棄義的事。秦穆公對晉惠公父子的一再不守信用感到很生氣,後果很嚴重。他終於問了公孫枝一句話:“重耳在哪裏?”
重耳在哪裏?
這個問題有必要追溯到公元前656年,也就是申生自殺、重耳和夷吾分別出逃的那一年。
我們前面說過,重耳在蒲城擺脫了寺人披的追殺,來到了翟國。翟國是狄人建立的國家,和晉國歷來有比較密切的聯系,對於重耳的來訪,翟國給予了熱情的招待。
當時追隨重耳逃亡的有狐突的兩個兒子狐偃和狐毛,還有趙衰、顛頡、魏犨(chōu)、胥臣臼季、賈佗等數十人。這些人在晉國都是頗有名氣的賢能之士,因為仰慕重耳,自願放棄國內的優裕生活,跟隨著他逃亡。
翟國討伐赤狄部落廧(qiáng)咎如,得到其部落首領的兩個女兒叔隗和季隗,回來獻給重耳。
對於流亡在外的人來說,晚上睡覺時有人可以暖被子,當然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。不過重耳並不貪心,他娶了季隗為妻,而將叔隗賞賜給趙衰。季隗為重耳生了伯倏、叔劉兩個兒子;叔隗則為趙衰生了趙盾。這兩樁婚事在歷史上傳為美談,有人甚至將重耳、趙衰的二隗比擬為孫策、周瑜的二喬。
重耳在翟國住了十二年。期間晉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首先是晉獻公死亡,荀息奉公子奚奇為君;不到一個月,裏克、丕鄭父派人刺殺了奚奇,接著又刺殺了接替奚奇的卓子,導致晉國出現權力真空;裏克等人曾經考慮迎接重耳回國為君,但重耳考慮到國內局勢不明朗,而且此時回國有與裏克同謀的嫌疑,因此謝絕了他的好意;在這種情況下,公子夷吾獲得秦國的幫助,成功地回到晉國,成為了晉惠公。但是晉惠公屢次背信棄義,得罪了扶他上臺的秦穆公,秦、晉之間爆發了韓原之戰,秦國大勝,晉惠公也成為了秦國的俘虜,在秦穆公夫人的幫助下才被釋放回國。在這種形勢下,重耳沒有考慮趁虛而入,反而準備離開翟國,前往齊國投奔當時的霸主齊桓公。
當然,重耳之所以離開翟國這個安樂窩,也並非完全自願,而是因為得到了晉惠公準備派寺人披潛伏到翟國刺殺他的情報。
臨走的時候,重耳與季隗依依惜別,而且很通情達理地說:“我這一走,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,請你等我二十五年,如果二十五年還不回來,你就改嫁吧。”
季隗說:“我今年二十五歲了,再等你二十五年,我都行將就木了,還嫁給誰去?你呀,就別假惺惺地裝大方了,放心地去吧,我在這裏等你回來,誰也不嫁。”
重耳等人自翟國出發前往齊國,第一站經過衛國。衛國的國君衛文公對這批峨冠博帶的流浪漢沒什麽好感,甚至沒讓他們進入城內歇息。
從歷史的記錄來看,衛文公還算是個賢君。但賢君不一定會做人,也不一定明白風水輪流轉的道理。看見重耳一夥養得白白胖胖,又聲稱前往齊國尋求政治避難,生性節儉的衛文公打心眼裏感到厭惡。
晉國的公子有什麽了不起?何況是落難的公子。再說了,你既然落難就該有落難的樣子,還帶著幾十號人,前呼後擁的,顯擺個啥?
衛文公顯然不明白,雪中送炭和落井下石之間,也許只是態度上的一點差別,然而引起的後果卻是天差地別。公子小白當上國君的第二年,就發兵把一個叫“譚”的小國家給滅了。為什麽?小白從齊國逃亡出來的時候,經過譚國,“譚不禮焉”。
歷史的教訓,一定要引以為鑒。
其實對於重耳來說,衛國人不讓進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,既然是逃亡,找個鄉村旅店將就著過一夜也好,免得過於招搖。
但他很快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:掌管盤纏的小吏頭須不見了。當狐偃向他匯報這一情況的時候,他感覺自己的頭皮都發麻了,直冒冷汗。
屋漏偏逢連夜雨,這一切,仿佛預示著等了十二年之後,他的前途依然黯淡。
考慮到這一年重耳已經五十五歲,我們實在有理由懷疑,他繼續折騰下去還有沒有意義?
這個疑問,在重耳的心中也一度浮現。他甚至想,回到翟國去,回到季隗的懷抱裏去,安安靜靜度過自己的餘生,難道有什麽不好嗎?
但只要一接觸到狐偃他們那種充滿信任和期待的目光,他就沒辦法把“回去吧”這三個字說出口。
他們已經追隨他過了整整十二年的流亡生活,盼望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風風光光回到晉國去,輔佐他建設一個強大富饒的晉國。
再苦,他也不能辜負他們,至少不能讓他們失去希望。
幾十號人餓著肚子前進,來到一個叫五鹿的地方,人困馬乏,實在走不動了,七歪八倒地坐在田野裏休息。這時侯走過來幾個扛著鋤頭去上工的農民。“老鄉,老鄉!”狐偃有氣無力地叫道,“給咱們弄點吃的吧。”
衛國的民風歷來不淳樸。幾個鄉下人先是驚愕,繼而弄明白這群打扮入時的人原來是在向他們乞討,不由得嬉笑起來。
“給,拿去吃吧。”其中一個農民扔過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。重耳撿起來一看,原來是塊硬泥巴。
重耳一時惱怒,忘記自己是在異國他鄉,拿起手中的拐杖就想沖過去打那個農民。
農民也不是吃素的,立刻將鋤頭握在手裏。
狐偃一看勢頭不對,連忙跪倒在重耳面前,攔住他說:“這是天賜您國土,大吉大利啊!”
重耳楞住了。但他迅速反應過來,扔掉拐杖,恭恭敬敬地向朝他扔泥巴的農夫鞠了個躬,然後回頭撿起那塊硬泥巴,小心翼翼地放到了馬車上。
狐偃以他的智慧,不但鼓舞了士氣,而且及時制止了一場沖突——雖然重耳的手下有魏犨(chōu)等力能擒虎的壯士,但在落迫的境地下即使打了農民一頓,又有什麽意義呢?
一行人打起精神繼續東行。
這天黃昏,他們來到一片樹林。重耳實在是饑困交加,斜靠在一棵大樹上就睡著了。恍惚之間,突然聞到一股久違了的肉味,他不禁連吸了兩下鼻子,沒錯,是肉!他猛地睜開眼睛,只見一個名叫介子推的手下跪在自己的面前,手裏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羹。“哪裏弄來的?”重耳也不客氣,一把接過肉羹,做了一個深呼吸,一口氣喝掉一大半。味道實在太鮮美了,但是吃不出是什麽肉,他也不想知道,只是重覆問了一次:“哪裏弄來的?”
“這個……”介子推猶豫了一下,支吾道,“前面有個小村落,我去乞討來的。”
“嗯,不錯。”重耳把剩下的肉羹都倒進自己胃裏,才又問了一句:“別人吃了沒有?”
“沒有。肉不多,全部都在這裏了。”介子推如實回答。重耳嘆了口氣,說:“苦了大夥了。”
介子推將頭深深地低了下去。
公元前644年秋天,身心疲憊的重耳一行人終於來到了齊國的首都臨淄。
和衛國相比,齊國簡直就是天堂。齊桓公早就聽說過重耳的賢名,舉行了盛大的國宴來招待重耳等人。
在臨淄,重耳品嘗了久違的大餐,洗了久違的熱水澡,聽了久違的音樂,住了久違的賓館,而且……還睡了久違的女人。
齊桓公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重耳。
作為陪嫁品,齊桓公還送給重耳馬車二十乘。潦倒了一個多月的重耳一下子又闊了起來。
臨淄是當時聞名天下的大都會,遠非狄戎之地的翟國可以比擬;齊國公室的女兒歷來以美艷聞名,想必比赤狄部落的季隗更具風情;更重要的是,齊桓公雄霸中原數十年,霸主政治趨於成熟,令重耳和他的追隨者們激動不已,他們幾乎是懷著一種朝聖的心情,好奇地觀察著身邊的所有事物。
但他們沒想到,自己所看到的,正好是齊桓公霸業的落日餘暉。
第二年冬天,齊桓公去世了。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有如一部雜亂無章的電影,他們接二連三地目睹了五子爭位、三貴專權、齊孝公上臺等政局變易,而齊國的霸業也在一夜之間坍塌,南方的楚成王揮鞭北上,大有取而代之之勢。
這些事情在重耳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。當年在衛國落難時產生的疑問,現在又一次跳出來,刺激他的神經。
雄圖霸業,究竟有多大的意義,是否值得他這個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繼續折騰下去?
如果說當年在衛國提出這個問題,是因為生活所迫的話,現在提出這個問題,則是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拷問。
後世的孔老二說,五十而知天命,重耳早就過了知天命的年齡了。但是,天命究竟在哪?
帶著這些疑問,重耳逐漸沈迷在聲色犬馬的生活之中。老婆姜氏為人賢淑,將他照顧得很好。此間樂,不思晉,他在齊國一住就是五年。
現在他不止過了天命之年,而且過了耳順之年了。一個人過了六十歲還在外漂泊,你還能指望他有什麽作為?
但是,重耳不是一個人在外漂泊,自始至終追隨著他的,還有好幾十號人。這些人都是晉國的精英,別人可以不指望重耳有所作為,他們卻不能。
因為他們的身家性命前程,全維系在重耳一人身上了。
以狐偃為首,這夥人在一棵桑樹下密謀,準備挾持重耳啟程回國。沒想到,姜氏的使女此時正好在樹上采摘桑葉,將他們的計劃一字不漏全聽了去。
等他們散去,驚惶的使女連忙跳下樹來,跑到姜氏那裏去告密。這可憐的姑娘顯然不知道政治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。姜氏得到消息,甚至沒有作過多的考慮,便命人把她給殺了。
殺人滅口,是怕讓齊孝公知道這件事,對重耳不利。
晚上睡覺的時候,姜氏突然問重耳:“聽說您想離開齊國?”
重耳說:“從來沒想過這事。”
姜氏笑道:“別蒙我了,有人聽到了你們的計劃。不過您放心,我已經將那個人殺掉了。”
“什麽計劃?”重耳一頭霧水,“我不明白你說什麽啊!”
姜氏在他臉上捏了一把:“還跟我裝蒜。男子漢志在四方,您要走就走吧,我不會拖累您。再說,留戀妻妾,貪圖安逸,對於男人來說也是一種恥辱,我不希望您就這麽碌碌無為地呆在齊國,讓人家看笑話。”
話雖這麽說,眼淚卻流下來了。
重耳不知所措,只能對她說:“沒這回事,沒這回事啊!”
後人王昌齡寫了一首詩:“閨中少婦不知愁,春日凝妝上翠樓。忽見陌頭楊柳色,悔教夫婿覓封侯。”
詩寫得很生動。但我想說的是,如果這位少婦的老公總是呆在家裏,過著平平庸庸的日子,恐怕沒多久,她又要抱怨老公不求上進了。
幾天之後,狐偃等人按計劃來到重耳家裏,請他出去打獵。重耳還沒起床,姜氏走出來接待了狐偃。
狐偃說明來意:“今兒個天氣很好,我等想邀請主人去郊外打獵,請夫人通報一聲。”
姜氏說,“您就別在我面前玩什麽花樣了,我知道你們的計劃。”
狐偃等人面面相覷。
“老實說,我也勸了他一晚上,要他帶你們回國去,無奈他執意不肯。今天晚上,咱們開一個家宴,大夥把他灌醉,再將他帶走吧。”
狐偃等人齊刷刷地跪倒在地上,拜謝姜氏深明大義。姜氏心裏一酸,沒有再說什麽。
第二天上午,重耳從昏昏沈沈中醒來,發現自己的床在搖晃。後來才發現自己原來不是躺在床上,而是睡在一輛正在前進的馬車裏。
“老婆,老婆!”他叫道,嘴裏的酒氣還沒有消散。
沒人搭理他。他掙紮著坐起來,狐偃那張不討人喜歡的臉立刻出現在他面前。
“公子,您醒啦?”狐偃大大咧咧地問。
“這是什麽地方?我怎麽會在這裏?”
“回公子的話,這裏離臨淄已經有一百裏,具體叫什麽地名,我們也不知道。”
“我們這是去哪?”
“回晉國啊!”狐偃大手一揮,故意避重就輕地說。“見鬼,我不回去!”重耳生氣了,宿醉未醒加上路途顛簸,又躺了下去。
“這個不太好辦,齊侯已經知道您不辭而別的事了,您現在就算回去,恐怕也沒有好果子吃。”狐偃一臉無奈地說。重耳氣得彈了起來。
正好魏犨扛著一支長戟經過重耳的馬車,重耳一伸手,搶過魏犨手中的長戟,就朝狐偃刺去。狐偃連忙閃開。趙衰等人一擁而上,死死攔住重耳,當下鬧得不可開交。
“好了,好了。”最後重耳氣喘籲籲地說,“這次回去,如果成不了事,我剝你的皮,吃你的肉!”
“沒問題。”狐偃拍著胸脯說,“我的肉又臊又腥,就怕您到時候不想吃。”
重耳一路西行,先後經過了曹、宋、鄭等國家。
曹共公早就聽說重耳生得奇怪,肋骨連成一片(這消息是怎麽傳出去的,著實令人生疑),於是趁重耳在澡堂子裏洗澡的時候,帶著人前去偷窺。
好奇心人皆有之,但像曹共公這樣,以一國之君的身份屈尊去當狗仔隊的,還真少見。
曹國大夫僖負羈的老婆對僖負羈說:“我觀察了晉國公子重耳的隨從,個個氣宇軒昂,都有相國之才。重耳有他們相助,必定能夠回到晉國為君,而且將成為諸侯之長。到時候他如果要秋後算賬,曹國首當其沖,您何不早作打算呢?”
僖負羈深以為然,派人給重耳等人送去飯食,而且在裝飯食的盒子裏放上了一對上等玉璧。
重耳接受了僖負羈的款待,但是將玉璧退了回去。
在宋國,重耳受到了宋襄公的熱情招待。但此時宋襄公正好遭遇泓水之敗,國力不振。對於重耳來說,宋襄公不是一個有力的後臺。他住了沒幾天,便打算告辭。
臨走時,宋襄公贈給重耳馬車二十乘,以示自己不比齊桓公小氣。
重耳到了鄭國,鄭文公對他不冷不熱。大夫叔詹勸諫道:“我聽說,富貴在天,非人力可以強求。有三件事說明重耳得到老天的眷顧,必成大器,您最好對他熱情周到一點。第一,男女如果同姓為婚,所生的孩子必定夭折,晉國姬姓,重耳的母親大戎狐姬也是姬姓,而他一直活到今天,是很少見的;第二,重耳出逃在外,恰好現在晉國又不安寧,大概是老天想助他一臂之力;第三,跟隨他的那些人,至少有三個是人上人,卻都心甘情願為他效命。晉國和鄭國乃是同族,就算是公室子弟來往,也應該以禮相待,何況是重耳這樣的天命所歸的人物?”
鄭文公聽不進去,他是出了名的墻頭草,誰的實力雄厚,他就投靠誰。對於重耳這種潛力股,他沒有任何興趣。
從鄭國出來,重耳繼續西行,接著來到了當時實力最雄厚的國家——楚國。
楚成王很熱情,用了“九獻”的大禮來迎接重耳。我們不難發現,重耳所到之處,越是大國霸主,越是對他熱情有加;越是小國寡君,越是對他冷若冰霜。所謂富貴寬容,窮酸刻薄,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。
在酒宴上,楚成王開玩笑說:“公子您如果回到晉國,將如何報答我啊?”
重耳恭維道:“金帛美女您都有了,奇珍異寶您也不缺,晉國所擁有的,不過是楚國人看不上的物品,我還真不知道怎麽報答您吶!”
話說到這個份上,也就可以打住了。但是楚成王顯然不僅僅想聽這幾句恭維,而是想聽到更實質性的內容。
當年夷吾為了回國,一揮手便答應給秦國五座城池,你重耳好歹給我楚國打張白條吧?
楚成王不依不饒地問:“話雖如此,我還是想聽聽公子將以什麽報答我。”
重耳被追問得沒辦法,只好說:“如果借重您的英名,能夠回到晉國,以後兩國萬一在中原發生戰事,我將退避三舍。”
古代以三十裏為一舍,退避三舍則是後退三次,累計九十裏。在戰場上能夠這樣做,也是一個天大的面子。
楚成王來了興趣,笑著追問:“退避三舍之後呢?”
重耳正色道:“如果退避三舍仍不能擺脫,那我只好坐上戎車,拿起武器,與大王您周旋了。”這話一語雙關,一方面告訴楚成王,他不會拿國家利益作交換,另一方面是說,您就別再追問了好不好?
此言一出,楚成王不覺楞了一下,楚國眾臣都面露慍色。
宴會之後,楚國大將成得臣立刻找到楚成王,請求殺掉重耳,以除後患。
楚成王不同意:“重耳志向遠大,作風檢樸,溫文爾雅,有禮有節。他手下那些人,都是非凡之士,而且對他忠心耿耿。現在晉國的那位(指晉惠公)刻薄寡恩,國內國外的人都很討厭他,恐怕不能長久。我聽人家說,姬姓諸國,最後衰落的就是晉國,大概就是因為有重耳這個人吧。老天要他興旺,誰又能阻擋?逆天而行,必有大難。”
看來,楚成王多年進出中原,也沾染了中原文化的氣息,講起“德配天命”的大道理來,頭頭是道。
重耳暫時就在楚國居住下來了。但這一次,他沒有呆太久,當遠在雍城的秦穆公問公孫枝“重耳在哪裏”的時候,公孫枝迅速作出了正確的回答:“在楚國。”
秦穆公說:“把他找來。”
【晉文公上位:讓第三方成為政治資本】
公元前637年,重耳在秦國人的前呼後擁下進入了雍城。
重耳的冒險之旅始於翟國,歷經衛國、齊國、曹國、宋國、鄭國,結束於楚國。從楚國到秦國的旅程,談不上任何冒險,楚成王派了陣容強大的衛隊,一直將他送到秦國邊境,交給了正在那裏恭候的秦國大夫公孫枝。
臨別的時候,楚成王對他說:“我本來也想幫助您回國,可是楚國離晉國甚遠,中間還隔著好幾個國家,確實是鞭長莫及,無能為力。秦國與晉國接壤,秦伯又是個厚道人,我就不耽誤您的大事,請您好自為之吧。”
重耳深深地一揖到地,作別了楚成王。
進入秦國,等於踏上了返回晉國的最後一塊跳板,接下來的事情,就是華麗的一跳了。恰在此時,絳都的晉惠公告別了人世,大子圉即位為君,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懷公。
相對於齊桓公、宋襄公、楚成王的熱情招待,秦穆公有過之而無不及,他不顧重耳六十二歲的高齡,一古腦將五位公室的女兒嫁給了重耳,其中包括原大子圉的夫人懷嬴。
對於這一安排,重耳感激之餘,覺得難以接受。畢竟大子圉是自己的侄子,懷贏是自己的侄媳婦,太親了,下不了手。
然而懷嬴又是秦穆公最喜歡的女兒,娶了懷嬴,可以加強與秦國的關系,秦穆公更會全力以赴,幫助重耳回到晉國。
重耳感到相當為難,他不斷對自己人說,搶侄子的老婆,於心何忍?
狐偃和趙衰笑而不答,倒是胥臣季臼用一句話打消了他的疑慮:“您還要搶人家的國家呢,搶人家老婆算得了什麽?”言下之意,您就別假惺惺推辭,開開心心去做那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勾當吧。
胥臣季臼這話說得很流氓,但是很有道理。生於公室之家,婚姻就是政治,哪容得你溫文爾雅呢?
重耳於是接受了秦穆公的好意,不過他心裏面還是有障礙。懷嬴嫁給他的第一天,侍奉他洗漱,重耳的道德感突然湧現,厭惡地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